唯物史观是什么? 什么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admin 阅读:420 2023-12-20 05:18:54 评论:0
问题描述 唯物史观是什么?

推荐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或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現象,运用于研究社会。它是关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恩格斯指出;“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現了人类的发展规律,就是发现了历来都被各种思想层层掩盖的那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首先必须有吃、有喝、有住、有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因此,直接为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的一国人民,或者一个时代的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而当时人民国家机构、法律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也应该从这个基础上出发来解释它们,而不是相反地,像从来所做的那样。\"

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决定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社会制度过渡的主要力量。无论那一个社会制度,不生产物质资料,就不能生存。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劳动工具、枝术去作用自然界并获得生活必须品。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从人类进步到使用生产工具和制造生产工具起,人类的社会的历史也就开始了。社会生产力愈发展,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就愈巨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的第二个方面即生产关系也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制度也发生变化,社会经济制度也发生变化。在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是决定生产力大大向前发展的和决定的力量。历史上社会经济形态(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更替就是一种生产关系为另一种比较进步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这种更替始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新的生产关系通常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的生产关系确立的。

人与人、人与自界的相互关系发展成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其表现为阶级斗争,其形式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表现为人民的革命运动。?毛泽东指出:“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用唯物主义永远推翻了把社会历史看作混乱的、随意的个人行为,看作人们的意志和願望的结果的唯心主义理论。社会的发展,也象自然界的发展一样,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任意妄为。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願望,而取决于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列宁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把一切个人行动归结为阶级的行动,而阶级的斗争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其他回答

什么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

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劳动观、马克思劳动观。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1、生产是历史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2、与生产力一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他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

3、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一切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都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无穷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没有永恒的社会制度和形态,社会制度的发迹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5、现实存在的具体社会形态都是复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既有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形态,又存在着其他社会形态的残余和萌芽。

6、人类社会的一般总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7、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的占有材料,分析他的各种发展

唯物史观是什么意思 怎么理解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唯物朴素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实物。例如:五行(金、木、水、火、土)、气、行[xíng]、阴阳、等,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2、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一种有限论,与无限论(不可知论)和一神论对立。又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内在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这5年之所以能够解难题办大事,关键是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

可见,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

唯物史观就是指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唯物史观原理主要包括什么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思的辩证关系原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人生价值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7、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

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标签:[db:tag]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发表评论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