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admin 阅读:449 2024-07-09 16:29:07 评论:0

登录新浪财经APP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摘要

环境信息披露是有效降低绿色投融资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防范“洗绿”“漂绿”等风险的重要机制。近年来,中央结算公司结合债券市场实际披露情况,构建了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打造了国际首个集中展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的绿色债券数据库;在深圳市金融局指导下,合作编制国际首个绿色金融信息披露领域的地方标准,实现了全球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领域的重大突破。未来,市场各方应从探索已有标准升级等方面,共同推进绿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

关键词

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绿色指标体系绿色债券数据库

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我国产业与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有较强的低碳投融资需求,这也为金融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环境信息披露是有效降低绿色投融资双方环境信息不对称、防范“洗绿”“漂绿”等风险的重要机制,一直受到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积极推动。

前期,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及地方政府发布了多项政策,提出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2024年3月,七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化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约束机制。但以上政策均未对需要披露的具体环境指标及以何种形式进行披露提出规范性要求。投资者、社会公众及监管机构难以准确了解绿色资金投入后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影响,也无法有效统计关键环境效益数据。市场迫切需要统一、基础性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

标准先行,构建国际领先绿色指标体系

中央结算公司是国务院出资设立的中央金融企业,在绿色金融领域已开展诸多开创性实践与探索。2021年,中央结算公司基于我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参考国际市场主流绿色产业相关文件,深入分析千余只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信息,结合债券市场实际披露情况,研发、构建了中债绿色指标体系。2022年,在吸收国内外经验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中央结算公司正式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明确了环境效益指标的具体定义和信息披露规则,形成涵盖200余个细分行业、40余个定量指标和1个定性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给每个细分行业设计了必填指标和选填指标,其中必填指标的中位数是2个,选填指标的中位数是3个,实现了环境效益的可计量、可检验,助力增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数字赋能,打造国际首个绿色债券数据库

为向全市场全方位进行展示,中央结算公司基于中债绿色指标体系,打造国际首个集中展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的数据库——中国绿色债券数据库。该数据库覆盖境内全品种绿色债券、港澳及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数据,相关债券约4800只,发行规模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涵盖境内外1000余家发行人,募集资金投向150多个绿色行业。

(一)全国绿色债券市场情况

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贴标绿”债券存续1027只,余额合计2.05万亿元,占全市场债券余额的1.1%。如果考虑实际投向绿色领域的“投向绿”债券1,则整体“投向绿”债券余额达5.2万亿元,占全市场债券余额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至3.3%,支持碳减排量3.7亿吨。

我国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显著提升,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决策支持信息。根据中国绿色债券数据库的数据,2021—2023年发行前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只数占比年度均值超过80%,相较2016—2020年的年度均值提高12个百分点。比照中债绿色指标体系对全国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进行评分,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投向绿”债券发行前信息披露完整度平均得分为48.5分,存续期信息披露完整度平均得分为41.3分;“贴标绿”债券发行前信息披露完整度平均得分为62.7分,存续期信息披露完整度平均得分为49.7分。

(二)深圳绿色债券市场情况

深圳走在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前列。截至2024年3月末,深圳“投向绿”存续债券212只,存续规模达3132亿元,占全国“投向绿”债券总存续规模的6%。其中,“贴标绿”债券存续规模为902亿元,非“贴标绿”债券存续规模为2230亿元。

深圳绿色债券在发行前和存续期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完整度高于大湾区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绿色债券数据库的数据,深圳“贴标绿”债券在发行前、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完整度平均得分为60.8分、48.4分;大湾区“贴标绿”债券在发行前、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完整度平均得分为54.2分、36.2分。

先行先试,领先制定绿色投融资信息披露标准

深圳环境信息披露在大湾区处于较高水平,得益于深圳领先制定并发布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环境指标的地方标准。2021年4月,为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环境信息披露相关要求,在深圳市金融局指导下,中央结算公司、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牵头编制深圳地方标准《金融机构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要求》(以下简称《深圳环境信披标准》),将绿色债券指标体系拓展应用至全类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活动各细分领域。

《深圳环境信披标准》是国际首个绿色金融信息披露领域的地方标准,其结合行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规划和最新业务实践,创新设计了覆盖230类绿色项目的45个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全面呈现绿色项目在节能、减排、降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环境效益。在绿色项目和指标设计上,《深圳环境信披标准》充分吸收国内外实践经验,推动国内外披露标准整合、统一,实现了对原银保监会《绿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环境影响报告披露框架》等国内外绿色金融环境效益指标的兼容。

2023年12月,《深圳环境信披标准》发布,并于2024年1月1日实施,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规范化、可操作的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基础性填报标准,实现了全球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标准领域的重大突破。2024年是《深圳环境信披标准》执行的第一年,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工作正在推进。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对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工作予以重视,积极采用这份标准进行信息披露。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在该标准征求意见阶段,就率先应用标准中的指标体系编制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披露典型绿色投资项目的环境效益信息。这不仅提升了金融机构绿色投融资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为监管部门与市场提供了更为精确、全面的环境效益数据。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是持续跟踪已有标准的应用情况,探索升级为国家标准,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互认。中央结算公司牵头编制的《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金融行业标准已进入报批阶段,中央结算公司正积极推进转型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的研究,拓展指标体系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开展环境效益指标测算方法研究,为市场提供统一的测算方法参考。中央结算公司基于国内外已有的测算公式,针对绿色细分行业制定了环境效益指标测算方法,邀请中国节能等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论证。相关测算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供市场参与者使用。

三是探索应用“发行人付费、投资者选择”模式选聘评估认证机构,开展绿色审计。该模式有利于阻隔发行人与评估认证机构之间的直接利益关联,促使中介机构更为客观、中立地开展尽职调查并出具意见,提升认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公允性,同时有助于打造评估认证机构市场的良性竞争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金融机构投融资环境信息披露仍在起步阶段,刘凡:绿色标准体系建设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市场各方共同推进绿色投融资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深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能够打造一个公开透明、规范统一的绿色投融资市场,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注:

1.“投向绿”债券指募集资金投向符合我国《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绿色债券原则》、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气候债券分类方案》这三项标准之一,且投向绿色产业项目的资金规模在募集资金中占比不低于贴标绿色债券规定要求的债券。

◇本文原载《债券》2024年6月刊

◇作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刘凡

◇编辑:商瑾刘颖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发表评论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