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老师的散文(情满渝湘边散文)

admin 阅读:480 2023-12-27 03:29:21 评论:0

一个又一个荣誉,折射了石元英的光辉人格。

 当人们问她,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30多年如一日躬耕讲台、十多年如一日背着孩子求学的心路历程时,她的回答简单而朴素:因为我爱孩子,在教师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我以服务于人民教育事业为自己最大的光荣!

 秀山教师,保靖任教

 山,延绵不绝,一个村寨被甩在一个边远的角落。寨子不大,却因石元英而出名。

 阳春三月,奔流不息的四川河,清澈如镜,缓缓流淌。石元英倾情教坛,情满山河,用大爱换得桃李满园。

 这大爱,是通向报国之桥,是通向奉献之桥,是通向未来之路。

 桥·船·路

 桥连河岸,船连河岸,在静默中连接,在运动中连接。

 岸上有路,路在延伸、辐射,射向四面八方。

 天上也有桥,那是彩虹,她连接的是山峰,或许不是,恐怕是连接大山深处和外部世界。如果不信,你可以去找找彩虹的那一头,看看到底连向何处。

 彩虹是桥,是理想之桥、奉献之桥。彩虹本是脊梁,是脊背,一个普通的中国女子、一个苗族女教师的脊背。这彩虹,这脊背,是一个象征,光辉的、美好的象征。

 万籁俱寂,小河独流。河叫四川河,名儿大,其实小,它是渝东南边陲山寨四川河组与湘西苗族山村坝木村之间的界河,名不见经传。

 小河能把两省市的部分界限交代得清清楚楚,却交代不了两岸各族群众亲密交往的盛况,却交代不了一个女子何以能把两代人的梦想背负起来的原因。

 在四川河上,桥和船的意义,被石元英用双脚作笔、用青春作墨、用四川河的河床作舟,重新书写,重新定位。

 重庆市优秀教师石元英,从四川河组跨省过河到坝木小学执教,每日带着四十几个学生在四川河中过去过来。

 四川河上多年来都没有桥。由于河不大,枯水季节水不多,也就不会有船。涨水季节,四川河一反平时的温馨宁静温柔,像脱缰的野马那样凶猛地咆哮奔腾。平时,在水深处和石头打滑处,幼小的孩子过不得河,石元英就要以背作桥作船,背生过河,跨省求学;涨水时节,只要洪水不太大,过河确有百分之百的安全系数,石元英的背也要发挥桥与船的作用。

 小河阻隔了四川河组村民让孩子跨省求学的心愿,然而石元英来了,就把这阻隔填补上,用的是脊背,用的是精神。

 十多年如一日背生过河,十多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她感到背上背的不仅是学生,而且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尽管她身不高、力不大,还不会游泳,但仍然照背不误,长背不厌,善始善终,热情不变。

 背生过河,免不了扭伤腰腿,脚下打滑时小腿皮肉曾经挂彩受伤。初春寒秋,河水冰冻刺骨,寒意森森,石元英的腿脚长期在水中浸泡,因而得了风湿病;病情蔓延到腰部,又得了坐骨神精痛。因此,她不得不卧病在床40天。但是,桥不能断,船不能停;经医生医治,她刚能下床,病痛未好彻底,她就继续担负起桥和船的使命,天赋的使命。

 这桥可与钢铁相比,这船可与舰艇并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石元英的事迹和精神感染了许多人,也感染了自己的丈夫王焕林。

 洪水较大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石元英决不贸然行事。在她和学生正在焦急时,王焕林来了。王焕林身高力大,背了学生又背妻子。

 洪水再大一点,背不了妻子,背不了学生,沉思中,王焕林爆发了创造力,他扛来挞谷胡斗,把它放在水面,用它压着洪水,现现成成一艘“挞斗船”。“船”上的妻子和学生安然无恙地过了河,王焕林一人(有时还邀约学生家长一起干)却在齐腰深的洪水中闯来闯去。石元英的奉献,有丈夫的一半;石元英的成功,有丈夫的一半。

 亮丽的人生,亮丽的青春,在四川河以及她的两岸燃烧,那光芒辉映着天际。

 近二十年来,洪波汹涌的四川河曾吞噬过8个人的生命,有小孩,也有大人,但却没有1个学生!

 石元英和她的丈夫,与本组村民心意相连通,与学生同进退,在四川河的洪水中谱写了一曲曲为人民服务的赞歌,人类战胜自然的凯歌。

 1999年,四川河上架起了湘渝友谊桥,石元英的背可以不作桥和船了,但是,她的背又成了残疾儿童的路。石元英背残疾儿童,一背五年,到残疾儿童的家长为之买了双拐,学生用双拐走路为止。

 石元英的背,作桥、作船、作路,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所以她背过的学生称她的背是“雄伟的桥”。

 战争年代,曾经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桥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战争年代过去了,为人民求解放的精神却没有过去。“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石元英和她的丈夫就是新时代的人桥。

 不朽的人桥。

 石元英希望她的学生长大后架更多的桥,修更多的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各战线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她的愿望开始实现了。

 从她的桥、船、路走到外部世界的孩子们,有的初中毕业学了技术去打工,挣钱回家,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有的考取了大学或硕士研究生,正在学习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有的大学、职中毕业,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正在把石元英老师的希望付诸实践。

 世上本没有桥、船、路,都是创造出来、走出来的。只要肯创造、肯奉献,一切都会有的。石元英以背作桥、作船、作路的启示,难道不振聋发聩吗?

 石元英的启示

 一个又一个荣誉,折射了石元英的光辉人格。

 当人们问她,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30多年如一日躬耕讲台、十多年如一日背着孩子求学的心路历程时,她的回答简单而朴素:因为我爱孩子,在教师这个普通而平凡的岗位上,我以服务于人民教育事业为自己最大的光荣!

 作为重庆市农村学校优秀教师、道德模范和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的石元英,坚持十多年以背作桥作船,背生过河,跨省求学;几十年如一日地关爱学生,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祖国的'未来,她的模范事迹、道德懿行,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向她学习什么呢?我认为,要学习她的高尚师魂、师德教风、母爱形象。

 石元英的高尚师魂,集中表现在她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态度上。她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时刻关爱着祖国的花朵,时刻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她甘当“孩子王”。乐于同少年儿童打交道,是因为她抱定一个宗旨:只要努力播种,就可以播下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优良种子;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为造就祖国的明天和希望而贡献一份力量,发出一份光和热。

 她的高尚师魂,铸造了她教育人生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根精神支柱,她就能以柔弱女子的肩膀,担负起教育山区孩子的重任,实现两代人的梦想。有了这根精神支柱,她就能做出普普通通而又轰轰烈烈的事业,写出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篇章。

 在农村,当年许多人都瞧不起一月四元的民师工资,但石元英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误孩子。山区的孩子要上学,要读书,要成才,总要有人教书才行。”她毅然拿起教鞭,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在桥堡小学,她孕期吃不起饭,而且双腿浮肿,行动艰难,她每天咬着牙上坡下坎,来回走七、八里崎岖山路,也要坚持到校上课,因为孩子的学习最要紧。在川河小学,她挑牛粪、平地面,硬是把一个肮肮脏脏的牛圈改造成了漂漂亮亮的教室。在跨省执教的坝木小学,她十多年如一日,不畏艰苦,背生上学;不顾家庭经济拮据,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尽其所能地帮助校长开展工作,把一个脏乱差的乡村小学建设成了当地的一流学校。学生因为缺本子缺笔而无法完成作业,她不是责骂,而是从衣袋里掏出零钱,让孩子马上到学校附近的代销店买来本子买来笔,然后完成当天的作业。她在教育人生的征途中,每过一天,就为人民做一点贡献;每到一地,就有一座口碑;每走一路,就有一路颂歌。

 我们学习石元英的高尚师魂,就要把孩子放在心头,就要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放在心头,就要把祖国的明天和希望放在心头。

 我们有的教师与此差距很大,放学远离学校,心思远离学生,这种现象必须改变。作为教师,就必须像石元英那样,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把学生作为自己人生和理想的寄托。

 石元英的师德教风,显示了强大的道德力量。她执教的课堂,严整有序而又欢乐,师生互动的氛围自始至终都很热烈。她每天都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接受教育、获得知识。

 “泥鳅服捧,娃娃服哄”,她的“捧”、她的“哄”,就是启发教育、激趣教育、爱心教育。她要求孩子们学习鸭子精神:“你们看那些鸭子,脚都冻红了,还在水中找吃的,不怕冷,不怕苦,不怕累。我们也要有这种精神,才能搞好学习。”

 她的“一题多解”数学教学,开启了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智慧之门。学生的答案,只要理由充分,她都坚决支持。

 为了适应新课标教学,她不顾年纪大,仍然从头学习,辛苦耕耘。

 她对孩子们的爱心无处不在,上课如此,下课也如此;在校如此,家访也如此。

 出于对学生的热爱,她几十年如一日,童心未泯,课间总是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在老鹰抓小鸡、两人或三人绑腿跑、雨天蒙眼在黑板上的无鼻头像里添画鼻子等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集体主义思想,不停地开启他们的智慧。同时,还收到了意外的成果,学生与她更融洽了,把她称为“妈妈老师”。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石元英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中。

 她的家访艺术炉火纯青,在家访时扫掉了孩子心灵中的灰尘,对因故辍学的儿童查明原因,然后想尽千方百计把他们接回学校,接到课堂,继续学习。

 而我们有的教师不是这样,他们讨厌学生,说什么见了就心烦,见了就头痛,对学生的成长置身事外、漠不关心,对学生的困难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他们不仅没有多少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没有爱生如子的思想意识,因此一辈子也演绎不出爱岗敬业、和谐互动那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场面来。这些教师应该学学石元英,看一看她是怎么做的。

 热爱学生,不误人子弟,是最起码的师德。有了这个思想基础,才能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教育教学方法,以逐渐地接近尽善尽美的程度。

 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而师德是社会道德中特殊的一部分,是阳光下最光辉的道德。没有师德,焉正师风?望缺乏师德者深思,并且着手改弦更张。因为只有具备师德,才能具备强大的师德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只有热爱事业,才能真正热爱祖国和人民。作为教师,只有做到这一切,才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是实践科学发展观。

 师德教风,是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是与国家和民族和前途息息相关的,万万不可等闲视之,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有怎样的师魂、师德,就有怎样的形象。

 我们看看石元英的形象,这是一个光辉形象。

 石元英是重庆市农村学校优秀教师,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慈母、知音。她的教学成绩在清水坪学区,年年居于前茅。湖南省保靖县、重庆市秀山县乃至重庆市,对她的教学和师德事迹多次嘉奖,给她颁发了各种荣誉证书。

 石元英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和重庆市道德模范。她长期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从小学一直资助到初中毕业;为学生垫支学杂费,掏钱给学生买笔买本子,更是不计其数。她背生过河不怕艰苦,因长期在凉水中浸泡而得了风湿麻木和座骨神经痛,曾因此而病倒在床上,即使如此,她在病床上也为学生补课,从来没想到要收什么补课的费用。她背残疾儿童上学,风里来,雨里去,长背不厌;残疾儿童能拄双拐上学了,下雨时她又为残疾儿童打伞遮雨。她就是这样,对学生关怀备至,比学生的母亲还要细心。

 石元英是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重庆市直辖十周年建设功臣。她关注师德师风,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对青年教师呕心沥血地搞好传帮带工作,带出了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教育人才,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好教师,使他们把全心全意学生服务的精神发扬光大。

 而我们有的教师,不但不去争贡献,而且以厌恶学生的言行去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此一来,搞垮一师一校者有之,学生辍学无人问津者有之,对学生学习、品行不闻不问者有之。这些做法,等同于犯罪。这样的人,他还够什么教师的资格?如不幡然悔悟,一定会陷入烂泥坑中,或者走人了事。

 师魂、教风、形象,实际上三位一体,是紧密联系、不能分割的一个整体。师魂是思想境界、思想基础、精神支柱,也是思想高度。教风则是师魂的具体体现,是师魂的载体。而形象则是学生、家长和社会,是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之师魂、教风的印象、评判和认可或否定。

 能不能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完美或合格的答卷?要靠每个教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为了达到这个神圣的目标,我们必须从石元英和其他模范教师那里去获得启示,从而改进我们每天的工作,从而使整个教师队伍都有进步。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这是历史和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启示就在先进事迹之中,只看我们领不领悟;榜样就在身边,只看我们学不学习。

 为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以适应飞跃发展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目前的师德师风状况应该有一个大的改变。只有实现这种改变,我们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

 学习楷模,吸取启示,正本清源,诸君努力。

 芭茅花

 在南国丘陵山地,在武陵山脉的大山深处,在渝湘边区,在名不见经传的四川河两岸,无论山头山脚,无论悬崖水边,都生长着一种葱绿而茂盛的丛生锯齿叶青草,它名叫芭茅。

 草儿平凡,名儿普通,然而它葱绿油亮,奋发向上,春夏两季,生机勃勃。

 南国多芭茅,以芭茅为地名的村寨,比如芭茅坪、芭茅寨、芭茅坡、芭寨坳……也就比比皆是。

 芭茅古来有名。传说鲁班先师于秋日上山采伐木材修建王宫,因王命急宣,鲁班心急,匆匆忙忙手拉芭茅的锯齿叶上坡而被“锯”伤,从而受到启发,于是发明了锯子,加快了采伐和加工进度,提前完成了任务。这有趣的远古传说,不仅证实了中国建筑业源远流长之历史,也颇为芭茅增添了传奇色彩。然而,芭茅真正的闪光之处,在于它对人类与动物的种种好意与奉献,特别是有奉献无索取的那种高尚品格与光辉精神。芭茅没有乔木的高大俊伟,没有映山红的光鲜美丽,也没有芦苇的扑朔迷离,但她并不自惭形秽,从不妄自菲薄,决不自暴自弃,而是无时无刻不在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彰显自己的价值,给地球增添深深的绿意,给人们赠送浓浓的乐趣。伟大寓于普通,伟大出于平凡。价值彰显突出,也就伟大了。

 人们把好多山头砍成了和尚脑壳,树林不见了,是芭茅为广袤的土地竭尽所能地做着水土保持的工作。如果没有芭茅,我们的子孙岂不是只能到东海老龙王那里去要泥土?

 芭茅嫩草是春牛的绿色美食,牛只要一看到这个宝贝就胃口大开,悦目爽口赏心,大嚼美味而大增其力,在春耕大忙季节虽然多日劳累而不怕辛苦。

 芭茅春季储绿,可谓拼命三郎;芭茅夏季开花,又是艳首绿妆。其顶部羽状花序,硬挺挺高扬头颅,红嫣嫣笑迎骄阳。一株芭茅花弯下去低下去,好似倩女梳头,羞答答暗藏情意,光生生顺理成章。一棚芭茅花弯下去低下去,又像孔雀开屏,虽不艳丽多彩,也如人面桃花,至为朴实,也不乏亮丽。

 夏天,芭茅一开花,有的大人就顺手剥出它的花秆(也即俗称的“芭茅秆”)。此时的芭茅秆有了一定的韧度,一分为二辟开,编成“马马”,芭茅花插在“马马”屁股后面,变成了一条好看的马尾巴。这芭茅马马是儿童的爱物,儿童们一见这宝贝就迫不及待地从大人手上抢去,一玩就是整天。儿童大一点的,就自己动手,除了做弓箭、编马马,还编制水车和敞口船等等玩具。

 山竹做的玩具小弓,配上芭茅秆“箭秆”,箭秆顶端嵌入山竹短节,便成了“箭头”。“百步穿杨”的游戏,常在草坪里上演。水车编好,就安装到支架上,让泉水去冲,又凉爽又好玩,于是乎孩子们就怡然自得、乐此不疲。而“技术”高级的,则让一连串的水车一起运作,那场面就更其壮观,就可以引来更多欣羡的目光。

 芭茅敞口船才是游戏的顶尖杰作。它的阵势虽无赤壁之战那火爆的历史场景,倒也令大人小孩眼花缭乱。你看嘛!一大群儿童把敞口船搭上芭茅花,权作“仙班”东游,次第放到四川河水面,一时间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船上的芭茅花随风飞扬、翻滚,呈现着瑰丽的流红胜景,有着太多太多的童话创意,承载着孩子们乘船弄潮、人生奋进的美好梦想,多么壮美,多么别致!连过路的大人也禁不住童心大发,不由得止步伫望,非看个够看个饱不可。

 芭茅秆玩具,成就了儿童的某些人生演练,功不可没,值得垂青。

 一次野炊,饭饱水足之后,同学们采来了映山红,赏的赏,嚼的嚼;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带队的班主任女老师却用芭茅秆编了一匹马马,同学们都爱上了,老师把马马送给最小的同学:“你骑上马马,可以一日千里。”她又教孩子们编制水车、敞口船。孩子们沉迷到编制工作中去了。忽然,一名同学发现了“新大陆”:“大家看哦,老师造出了一座四川河大桥!”那是一座连拱桥,够壮够美。孩子们先睹为快,看了又忙着问老师:“你怎么编得这么好看?”“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善良而又美好的心愿。

 接着她笑着问大家:“芭茅秆好不好?”“好!”“我们要感谢芭茅秆,是它,给了你们太多太多的童趣和幻想!”

 芭茅成棚,千棚万棚,任你开发,包你管用。

 女教师向芭茅棚走来了,这次是她一个人。她叫石元英,重庆秀山人。她那么普通,那么朴素,不认识她的人,谁也不会知道她是重庆市农村学校优秀教师、道德模范、重庆直辖十周年建设功臣、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而眼前这些芭茅,就在她任教的坝木小学附近。一个重庆秀山人为何跨省执教,把书教到了湖南?为了孩子,为了重庆市最偏远的四川河组的孩子,因为他们与湖南省的坝木小学隔河相望,近在咫尺,而距本市的学校则山重水复,道阻且长。同时,也为了两个“百分之百”:适龄儿童百分之百入学,百分之百巩固。山区穷,山村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误孩子。他们要上学,他们要读书,他们要成才。为了孩子,为了“百分之百”的神圣目标,她以柔弱的身躯、钢铁的意志,把脊背作为学生的桥和船,背生过河,跨省求学,寒来暑往,从不懈怠。

 她多年来都是教一、二年级小学生。“泥鳅服捧,娃娃服哄。”她的“哄”,平凡而高超,是赏识教育、爱心教育。她给学生更多的东西是师爱,是母爱,是母亲般的师爱。

 这天,她“开发”了不少芭茅秆,不是编马马编桥,而是撅成一根根一卡(拇指和中指向两边展开的长度)长的“小棒”,每100根“小棒”用一根胶圈捆好。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她公正公平,每人一捆,一捆不少!芭茅秆“小棒”格外轻便,孩子们都爱不释手。

 孩子们有了“小棒”,学懂了方法,就认真做起作业来。可是有两个学生举手报告,一个笔芯用完,一个本子用完。石元英按老规矩办事,从口袋里掏出钱给学生。他们很快就从学校附近的代销店里买来本子买来笔,刹时融入鸦雀无声的演算行列中。孩子们完成作业,也是“百分之百”。

 石元英素来讲究“百分之百”。一名学生的座位空了,她经过家访调查,得知该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死母癫痫且外嫁,于是,她不顾自己才100元月工资、家庭经济拮据的境况,毅然伸出援手资助该生,而且从小学一直资助到初中毕业。

 石元英给学生慷慨解囊,买了多少本子多少笔和其它东西,“一免一补”政策实施前,为多少学生垫支学杂费,谁也无法统计。但是,大家有目共睹,石元英把爱心全部献给了学生。渝湘边区人可以作证,四川河可以作证。

 涨水季节,石元英背生过河,几次涉险,但她确保了没有一个学生发生意外这令人欣慰、叹服的结果。她丈夫发现了“挞斗船”,把打稻谷用的挞斗作为渡船使用,更能确保学生过河安然无恙。而寒冬、初春,石元英背生过河,来来去去,一天早几趟,晚几趟,腿脚在冰冷的河水中十多年浸泡,因而患了风湿麻木和坐骨神经痛。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石元英瘫倒在床,但她每天在家里的病床上仍坚持辅导学生。一天下午,她看看时钟,学生该放学了,该找她辅导来了。她静听外面,听到一个童稚的声音,在唱一首武陵民歌:

 长在树上的青柿子哟,苦呀苦盈盈;

 落到地下的黄柿子哟,涩呀涩咧咧;

 只有那石灰水浸泡过的红柿子哟,甜呀甜蜜蜜。

 ……

 当地人都知道,石元英也知道,这首歌是对常在山乡默默教书的老师们的歌颂;学生家长爱唱,学生也爱唱。

 歌声在门外戛然而止。一个学生进来了,他是覃小川,他背着一个背篼。他把背篼放下地,从背篼里取出书包,又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小坛子,放到老师病床边的小桌子上。他轻轻地慢慢地从小坛子里取出一个红柿子递给石元英:“妈妈老师——”这一声热切的呼唤,使石元英的眼角湿润了。

 过了好久,覃小川才说:“妈妈老师,这是石灰水浸泡过的柿子。我家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了,你就多尝一个吧……”

 学生和家长已有多人来看望过石元英,他们带来了山花,鸡蛋,白糖……

 她爱学生,学生也爱她啊!

 在方方面面的关心下,石元英的疾病有了转机,她能下床了。第二天,她又顽强地站到了三尺讲台上。

 石元英想修桥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渝湘边区的人民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湘渝友谊桥,平安和吉祥一起来到。石元英的背不要再做桥和船了,但又变成了残疾儿童的车和路。风里来,雨里去,她爱心不变,长背不厌,直背到残疾学生能用双拐走路为止。下雨天,石元英又手执雨伞,为残疾儿童遮雨。她的举手投足,都流露了对学生的爱意;她的一颦一笑,都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

 从一棚棚的芭茅旁边经过,她看到秋天的芭茅,褪去了红颜,羽状花序上有的是种子,爱心的种子。这些种子可以播撒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可以播撒到雪域高原、海角天涯。

 寒假里,石元英和乡亲们一起上山割芭茅。冬天的芭茅叶焦秆枯,人们连花序带秆叶一起割下。到这时,芭茅对人类的奉献,达到“百分之百”了。

 芭茅除了做柴火,还可以烧成炭。芭茅炭是水稻的天然钾肥,壮秆盈实,非常地道。

 冬天的芭茅花不惧凛冽的朔风,像白云,像白发。石元英看着白白的芭茅花,想到自己也快老了。她多么愿意自己也像芭茅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民。即使头发成了冬天的芭茅花,她还要继续为孩子们献爱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余热。

 芭茅一身奉献尽,只待来年又发青。

 其实,石元英不正是一棵芭茅吗?她有芭茅的形象、气质、品格和精神。她把爱心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的心中,她的事迹从国内传到了海外。

 许许多多像石元英一样的老师,把爱心的种子播撒到大地处处,播撒到山坡原野。年年岁岁,周而复始。你看那新一年千棚万棚的芭茅,不是已在装点着葱绿的春天,装点着葱绿的世界吗?

 后记

 本作品在采写过程中,得到渝湘边区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特别是石元英跨省执教所在的坝木小学历届领导、同事、石元英教过的学生以及一些知情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得到保靖县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县内,县人大、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等单位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县教委及督导室、人事科、关工委、德育中心和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支持和帮助,秀山电视台、《今日秀山》报社的支持和帮助,保安乡中心校领导、教师的支持和帮助,都感人至深,久久难忘。

 最后,在此向所有关心本作品采写、修改的领导和相关人员致谢,也向石元英本人致谢。

我要赞美你,幼儿教师!你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创造,使幼苗变成苍松翠柏,使万丈高楼拔地而起。 幼儿教师同样拔萃,同样优秀,我们应该歌颂幼儿教师的无私奉献。下面是有歌颂幼儿教师的 散文 ,欢迎参阅。

歌颂幼儿教师的散文:伟大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可以当警察:因为整天在班里破案;幼儿教师可以当主持人:因为整天为公开课想游戏和花招;幼儿教师可以当演员:因为一会态度和蔼一会暴跳如雷;还因为工作需要…经常扮演各种角色幼儿教师可以当清洁工…搬运工… 修理 工…装修工…钳工…设计师…只因幼儿园没男人幼儿教师可以当保姆:因为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由教师掌管;幼儿教师可以搞工艺美术:因为整天写黑板、布置教室;环创…幼儿教师可以当作家:因为整天写计划 总结 和论文;幼儿教师还可以到市场上叫卖东西:因为练出了高音和厚脸皮。

幼儿教师是什么?在文人眼中,幼儿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花匠。在不知情的眼中,幼儿教师是一天到晚都在放假的闲人。在医生的眼中,幼儿教师是更容易患咽喉癌的活体。在商家眼中,幼儿教师是一个吝啬鬼。在自己妈妈的眼中,女儿当幼儿教师,容易找一个好老公。在未婚男人眼中,娶回一个幼儿教师,相当于娶回一个保姆,一个家教,和一个文秘;在自己的眼中,幼儿教师是一个让自己身心疲惫却又快乐的天使。为什么是天使?因为每天幼儿教师,都把自己最美的微笑,献给了孩子和家长……。

歌颂幼儿教师的散文:幸福的幼儿教师

什么是幸福

有人说

幸福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也有人说

幸福是饥饿时一桌丰盛的大餐

……

在我看来,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在不同环境里的人幸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当我们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时,幸福就像影子一样出现在我们的身旁。

幼儿教师的工作细小繁琐,小班孩子初入园哭闹不止,我是老师,接过这个,抱抱那个,一会儿给这个擦擦眼泪,一会儿给那个擦擦鼻涕,甚至擦屁股……可我从不觉得烦;中大班的孩子虽然生活能自理,可他们总有告不完的“状”,断不完的“案”。我依旧陪他们跳舞、 唱歌 、做游戏,一天下来心力交瘁,然而第二天依旧早早地来到幼儿园,整理好活动室,等待孩子们的到来。因为当我听到孩子们“老师早,老师好”的声音时,我觉得很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心是满满的,生活随处是幸福,哪怕是一杯冰茶,一碗热汤,或是一轮美丽的落日,都能够给人幸福的感觉,只要你有心,自然可以从生活中品味到幸福的滋味。

我是幼儿教师,我感觉我很幸福。因为,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小精灵,他们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爱我。有时身体不舒服了,孩子们就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怎么了?我给你捶捶背吧……”有时因家事请假一天,第二天孩子们就会问:“老师昨天你怎么没来呀?我想你了。”这种感觉是幸福的。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人的一生中,有太多事需要你去做,如果你做的是你喜欢的事,那你应该能体会到一种幸福的感觉。

我喜欢幼儿教师这份工作,做一名幼儿教师是我最大的幸福。

歌颂幼儿教师的散文:幼师之路

人的一生总是会放弃很多东西,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吧!

我只是一个平庸的学子,只是中考的时候幸运了那么一点,我有了踏进市里算是不错的高中的机会。

但是,有的时候人生就是一个要学会放弃。以前的时候自己放弃过很多,但是也无关大小(大部分还是一些细小的事情罢!)。这一次,我也算是放弃了,但是又不能这么说。因为做选择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父母,但是有时候我们往往就是这样,父母做的许多决定,却是需要我们去承担,却像是这一次......

我不能说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我们也没有仔细规划过自己的人生,或许像我这般大的人,大多还是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到底是要做什么,而我也差不多是如此。那时候或许我有梦想,也有憧憬,但是仔细地规划,现在想来确乎是没有的。但是大体的憧憬还是有的。现在的人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或许这些事情,这些道理,我们终将还是会明白的罢!

最后,我们还是因为父母的选择而同样选择了她。至于对或是错,我自己也是不知道。中考那段时间里,我想这的是一定要冲上普高线啊!真的!那时候的我没有想的太多,不是不会想,而是不敢想罢了。那时候,我一天到晚过着抬头听讲课,低头写作业的生活。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旁边的同桌就在规划了,没错,大多数都在规划了,他们在规划什么?在规划到底是茅高好,还是去凤高,或许真的没有办法,去二中也可以......而后就是,啊!那令人憧憬的大学生活,那每天都会有的空闲时间,可以穿梭在大学的林荫小道上,而后则是......

那时候的我几乎总会听见这些,但是我好像从来都没有什么明确地目的吧!或许我的目的就是很简单的,我要冲上普高线吧!也许也会有人说我没有志气吧!但我并非觉得如此,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我害怕,若是我......记得全市的那次中考模拟,发挥或许是真的失常的理科,科学居然考了134,这个成绩很难让人忘记,真的很难忘记。所以我有些害怕,害怕又一次的失败吧!但是我很幸运,不是一般的幸运,最后的一次中考,我超过了排在我以前的一半的人数,虽然还是差了那么一分,不然还是可以达到择优线,但是我的老师鼓励我,让我去选填“凤高”做为第一志愿。但是我还是么有那么做,第二天,父亲直接把我拉到了“桐进”,那些老师对我做了一些基本的测验,就给了我一本红红的“录取 通知书 ”,走出校门,我没有过多的欢喜,心里还是如湖水一般平静。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拿到录取通知书吧!记得三年前,那日我正在上课,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给了我一封信,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杭外”的通知书。那时候我是真的很茫然,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通知书,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我没有报过这个学校,而且我从来没有想到去那里求学,因为我压根就未曾听过她的大名。后来渐渐有人对我说了,说我为什么这么笨,为什么不去“杭外”,有很多人想去却去不成。当有人对我这么说的时候,我早已经从我的母校 毕业 了,而且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三年前的抉择,我想我是没有错的。但是究竟这是一所多么好的学校,我还是不知,或许将一直不知吧!但我也毫无兴趣去了解她,因为她非我母校......或许将来,我会有儿女,他们可能回去领略她的风采,而我,终是无缘的人......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这所学校学习,父亲特意给我去报了钢琴。可我第一天去就已经毫无兴趣了,或许我本来就对这些洋玩意儿没有兴趣。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那么热爱着中国的 文化 ,对于这些西方的东西,我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去接受他,但是让我自己去做确实不容易的。后来的一段时间学习钢琴,以至于我到了几乎每天都想要逃课的冲动,宁愿呆在闷热的图书馆里啃着大部头,也不想去被那个老师训。

其实从钢琴的学习中,我也同样是了解了很多的东西。当然啦,我所指的不只是那些“do”,“re”,“mi”......因为我只是喜欢有的时候感悟一些东西,所以我更喜欢的是心灵上的学习和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实在是不容易,因为我只有去体会过他的时候,我才能真的有所感悟,我的心灵旅程才会更进一步。

我知道了,一个做为老师最为基本的(这或许也是我日后要用到的),我知道了让一个人学习一样东西,老师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老师对于学生的鼓励将会促成学生对于兴趣的培养,我所认为的,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我之所以热爱科学,那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的科学老师,在我读五年级以前,我的科学成绩真的是惨不忍睹,挂科是经常的事情。后来我遇到了一个老师,他总是鼓励着大家,或许也是因为我和他的交流多了的缘故吧,所以我就渐渐觉得科学其实很好啊!所以最初的兴趣,或许可以说成“我不是真的喜欢科学这门课程,而知喜欢那个老师”而已。小学的时候,他所教授的我们,几乎是最后的几届了,现在他应该已经退休了......

不知不觉,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讲述什么了,但是这便是一些经历。

那一个暑假,或许是我过的最为轻松的,因为它没有什么作业,但是却也是很累的,因为心灵上要承受的东西更多了,但是还是喜欢这种感觉,心忙的感觉有的时候其实也是不错的,起码你不会再想起其他的任何东西,心满了,人也就满了吧!

现在我已经进入幼师三个月了,不知道现在再来写这篇 文章 是不是为时有点晚呢?最初的那种感觉好似过去了,只留下了一些片刻的回忆,有时候就像是清流一样,留过了心间,那种感觉很难说明,是文字所表达不到的一种意境。

歌颂幼儿教师的散文_描写幼儿教师的散文相关文章:

★ 关于幼儿教师的美文诗:我,一名新时代幼儿教师

★ 关于最美幼师散文

★ 关于幼师的美文欣赏:我骄傲,我是一位幼儿园老师

★ 赞颂幼儿园教师诗歌朗诵稿

★ 歌颂幼儿教师诗歌朗诵

★ 表扬幼儿园老师的文章

★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演讲稿

★ 幼儿散文诗朗诵3篇

★ 做最美的幼儿教师演讲稿

★ 教师的励志抒情散文:九月抒怀

标签:[db:tag]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发表评论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