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

admin 阅读:942 2024-01-09 04:07:36 评论:0
问题描述 品德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推荐答案

社会可以包容任何人品的存在,

任何人品的人只能无条件的服从社会。

道德品德高尚的人多了,宏观上社会就显得安定,也容易富足。然而,人品是后天形成的,极容易受社会大风气的影响,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征。

90后的胡言乱语。

其他回答

为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

为什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

理由有三: 一是“课程性质”界定:“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二是课程理念规定: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本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三是积极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崇高的价值观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石。

有以下事例为证:

事例1:周恩来12岁时到伯父家玩,亲眼看到因外国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欺辱中国人民的情境,亲耳听到伯父“中华不振!”的哀叹声,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一生为之奋斗。

事例2: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后通过外交手段终于回到祖国。美国总统说我用一个海军师交换钱学森。他为什么执着地回到当时贫穷落后的祖国?是他深爱着自己的民族和祖国的情感。

一、备课标,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课标理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标的教学,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上,每位教师都应努力将这三维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研读课程标准,选择恰当教法,落实新课程理念。思想品德教育要贯彻“知、情、意、行”四个统一。“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来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密切“知”与“行”的有机联系,将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认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也就是说:让学生亲自“用耳朵去倾听,用眼睛去观察,开动大脑去思考,迈开双脚去实践”,同时还要与家长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最根本的任务。具体如下(抄录课程标准):

(一)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

品德与社会课的关键词是“回归生活”。对课程理念鲁洁教授的论述是:“课程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即本课程所要学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在教学这门课时, 教师不仅要走进“教材中的儿童”,更要走进“教室中的儿童”。“教材中的儿童”是相对固定的,而“教室中的儿童”常常是变化的。

教师对教育的对象——学生如果不了解,不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就难以对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心理发育规律将影响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因此,教师备课前,一定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教学设计,教师要学会矮化自己,蹲下身子看学生和他们一起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感悟做人的道理。(举例略)

三、备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开发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 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为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深刻领会教材各单元对学生进行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各种视频、音频设备采集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将自己采集的课程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编辑、整合,在课堂上展示。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思想品德的教学不再沦为空洞乏味的说教,而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 四、备资源,精心设计学生活动

1.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

2.家校密切联系,深挖家庭资源。(举例第二章我们的生命第一节生命仅属自己的吗?)

3.组织综合活动,开发社区资源。(举例六里屯街道组织的《纪念9.25(公开信)发表33周年暨创造美好人生幸福家庭趣味运动会》活动)

4.设计新颖课型,利用网络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学生的各种活动设计,教师都要注入“情感元素”,教师要选取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事例,触及学生的内心,加深学生的印象。设置活动还要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在活动中让学生心动、情动,追求实实在在的行动,那么思品课堂才能成为灵动、有效的课堂!如:关于安全的教育,要通过典型事例,让学生看到血淋淋的场面,让他们体验危险的存在,让他们感悟生命的脆弱。(教师举例安全地生活一节说明)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发表评论
搜索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