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凤雏鸟怎么知道得念珠菌了 耳念珠菌早期症状
推荐答案
玄凤雏鸟得念珠菌一般需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判断:
1. 外观观察:念珠菌感染常表现为鸟嘴和舌头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点,这些斑点可能会渐渐扩散和融合在一起,形成固体的白色或黄色厚层。
2. 鸟嘴异味:感染念珠菌的鸟类,其嘴部可能会散发出一种刺鼻或异味。
3. 食欲下降:念珠菌感染可能导致鸟类食欲下降,拒绝进食。
4. 异常行为:念珠菌感染的鸟类可能会表现出病态行为,例如啄咬自己的羽毛、停靠在笼壁上颤动、呼吸急促等。
如果您怀疑玄凤雏鸟得了念珠菌感染,建议您及时咨询兽医进行确诊和治疗。兽医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和实验来确认念珠菌感染,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真菌药物等。请注意,在对鸟类进行任何治疗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兽医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进行处理。
其他回答
耳念珠菌早期症状据外媒报道称,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日前报告,该国发现首例疑似耐药性危险真菌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病例,该真菌是在巴伊亚州医院成人重症监护室一名病人的导管末端样本中检测而出,专家担心这种罕见真菌可能导致耐药性感染,从而引发并发症造成死亡。
据了解,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是2009年日本发现的一种新病原真菌物种,也被称为?超级真菌?。因为该真菌属于侵袭性真菌,可侵入血液,感染心脏、脑等人体重要脏器,具有多种抗真菌药耐药性特征,其次,耳念珠菌常常被误报为其他念珠菌种。并且,此疾病容易导致很高的致死率。 耳念珠菌对正常健康人群没有生命影响,因为在普通环境或空气中几乎从未检测出该真菌。但是它黏附能力很强,会顽固地黏附在环境表面,因此,医疗器械,血透留置导管等接口处的清洁十分重要,必须做好充分消毒和灭菌。耳念珠菌感染取决于感染部位在哪,比如血流感染、伤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其中血流感染的病死率可达30%-40%。该疾病主要出现在住院病人和老人护理机构等地方,容易集中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常见于有严重慢性基础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比如糖尿病、慢性肾病、HIV感染、肿瘤等容易感染。还有新生儿、插管或留置导管的病人和手术病人,或者耳道经常用消炎的滴耳液者也可能感染,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全身用药病人。从而引起暴发性流行,导致重症患者死亡。 因此,和耳念珠菌感染患者接触或者是高危人群接触后,必须用消毒液或者肥皂水彻底清洗干净双手,以及彻底清洁医院内物品是阻断此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纽约市一家医院在2018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一种超级真菌—耳念珠菌,医院迅速将其隔离在重症监护室。90天后,该男子在院内死亡,但耳念珠菌却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种超级真菌在纽约等12个州流行。全美国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宗,近半数的感染者在90天内死亡。中国大陆目前也共确认18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因此,给很多人引起了极大恐慌。事实上,我们应该要重视超级真菌,但无需过分紧张。
什么是超级真菌?
2009年,日本首先报道耳念珠菌,由于是从患者耳部分离的,故谓之为“耳念珠菌”。 耳道念珠菌,是一种新型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具有基因组多样性、多重耐药性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主要引起真菌血症、伤口以及耳部感染,通常对一种或多种主要的抗真菌药物唑类、两性霉素B以及棘白菌素类药物具有耐药性,死亡率高达60%,故称之为“超级真菌”,应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需要值得警惕超级真菌感染的3大原因:(1)多重耐药问题;(2)常规实验室方法难以诊断,培养以及生化检查方法不能与其他酵母如希木龙念珠菌等鉴别;(3)可能存在院内传播现象(接触污染的物体或者人与人之间传播)。
哪些人容易感染超级真菌?
耳念珠菌感染可引起医院内爆发流行,涉及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途径与其他病原性念珠菌感染类似。下列特定人群容易感染超级真菌:如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器官移植患者、糖尿病患者、手术患者、滥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患者、接受化疗的患者、慢性肾病透析患者、艾滋病感染患者、机械通气的患者、使用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等,也就是说无这些情况的正常人不易感染耳念珠菌。
超级真菌如何预防与控制?
一般而言,耳念珠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隔离感染或定植患者。
(2)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接触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如使用肥皂和水洗手后再用乙醇搓手),穿工作服和戴手套。
(3)对环境和污染物采取常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普通清洁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终末去污染考虑采用双氧水蒸汽法或紫外线设备等。耳念珠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床旁重复使用的设备应加强管理和清洁,包括血压计袖带和听诊器等小设备以及监护设备和X光机等大设备。
(4)必须与处置其他医疗相关多重耐药微生物一样,严格处理相关医疗废弃物。
总之,我们需要警惕超级真菌存在的严重潜在威胁,但是无需过分恐慌,只要做好预防与控制措施,就无需担心感染超级细菌。此外,笔者认为国内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检验人员应密切关注级细菌,同时希望卫生疾控部门及时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